找到相关内容841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以七觉支,成觉悟者 (1)

    ,以耐心与勇气来忍受痛苦。精进具有让心清新与保持其坚毅的力量,甚至在困境中也是如此,你可以鼓励自己,或寻求心灵相契的朋友、导师的鼓舞来增强它。多用精进滋养心,心会再次整肃与强壮。   ﹝功能──支持...

    班迪达尊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335262649.html
  • 太虚大师论巴利语系佛教与汉地佛教之关系

    传统的习俗与信众的信仰来维持,这不仅是中国佛教缺乏生机与社会影响力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中国佛教生存与发展的一大危机:  佛教之与民众,如树木之与土地。树木借着土地支持滋养,才可以生长繁荣,佛教赖着民众...

    哈 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24862978.html
  • 佛教的和谐思想—佛教的和谐思想及其服务和谐社会的途径

    处理好社会关系和矛盾,为他们的心理保洁,心灵导航,关心、体贴他们,帮助他们脱离苦海、放飞理想,重新融入社会,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超越。   在公民的道德建设中,以慈悲和智慧的理念滋养人类的心灵,主导现代...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61663078.html
  • 以梵语文献为中心看禅的起源与流变

    构成的,这细身不知如何进入到母体,然后得以父母精血的资益而增长发育,继而又得母亲饮食的滋养慢慢发育成粗身(sthulasarira)。细身虽微,但“手足头面腹”皆俱。粗身似乎是父母的精血和母亲饮食营养...

    张保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91963118.html
  • 唐密——提问与解答

    答前清某进士书云:“……栖心净土,属莲花部。所观红光,远超三界。十甘露咒,滋养功德。观想纯熟,佛恒住顶。纵无所见,佛亦在是。临欲命终,意识不行,顶上佛光乘机大显,一念相应,感佛来迎,清净欢喜,安祥而去...

    杨佛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15463192.html
  • 禅的精神与寺庙园林(1)

    内,祭司们以各种饮食和仪式为死去的法老的ka—spirit(生活力量)提供滋养。  按照古埃及人的理解,金字塔的作用远远不止于存放法老的尸体(木乃伊)棺椁,它们还被视为是法老生命新阶段的一个必不可少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82063872.html
  • 不共加行

    的瑜伽士住山者或一贫如洗之人等无法用物质财富来供养以积累资粮,能上供下施的就只有自己的身体了,故叫施身法。我们辛勤劳作都是为了滋养这个身体,每个人必然珍爱自己的身体胜过其它一切受用。所以为了断除对身体...

    陈泉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93963936.html
  • 敦煌写卷《维摩诘讲经文》的文学意义

    有人认为它像三幕戏剧,也有人把它看成是结构复杂的小说。事实上有无数文人在写作方面受它的启迪和滋养。它的前五晶,故事情节更加生动,人物矛盾尖锐,富于戏剧性。第一《佛国晶》开头如一切佛所说经一样,先叙述佛陀...

    孙昌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53864304.html
  • 冯学成:四十年学佛经验

    的交往和学习,有一个体会,他们没有“怪力乱神”,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在逆境之中,他们拿什么来养自己的身心性命?全是老祖宗、祖师爷留下的那些心法,佛家的、儒家的、道家的那些心法,来滋养自己这么几十年艰难的...

    冯学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04064546.html
  • 天台智者大师的如来性恶说之探究

    存在”的意义,因此,智者的思惟方向是朝向“现实”发展,积极肯定“世间善恶诸法”存在并重视“现实活动”之意义,换言之,即对“现实浊染世界”之接纳与关怀,因而使“性恶思想种子”获得土地、雨水等之滋养而萌芽...

    张瑞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65564779.html